香港高才计划自推出以来,以其高效的审批流程和较高的获批率,吸引了近 20 万人成功取得香港身份,成为众多人才投身香港发展的热门之选。
然而,随着这一计划的持续推进,高才续签高峰期来临,如何顺利续签拿到香港永居身份成为高才获批者的关注重点!
香港高才续签一般采用 “2+3+3” 或 “3+3+3” 的模式。其中,通过 A 类申请获批的人士,首次逗留期为 3 年(2023 年后获批的 A 类可无条件延长 1 年);B/C 类获批人士的首次逗留期则为 2 年。
对于顶尖人才,另有 “2+6” 或 “3+6” 的特殊续签模式。要符合顶尖人才续签模式,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通过高才计划在港逗留不少于 2 年;二是上一评税年度的薪俸税应评税入息达到港币 200 万元或以上。
但在实际操作中,入境处批出的高才续签年限并非完全按照既定模式执行!
有些申请者满心期待能按常规模式续签,最终却只拿到 1-3 年,甚至极少数人仅获批 0.5 年;而符合顶尖人才标准的申请者,一旦满足条件,便可直接获得 6 年续签。
要知道,若是首次续签只能拿到1年的逗留时长,也就意味后续续签的次数还要继续增多!
今天小编将结合高才续签案例,来给大家总结下高才通续签1年(或以下)、2年、3年和6年(顶尖人才)的续签获批公式/人才特征。
香港高才通续签要求和获批关键解读
香港入境处曾在2024年11月重申香港高才通续签的相关事项,申请人可以在首次签证到期前3个月内递交申请续签,有四种续签实操办法。
①在港受聘工作来续签
适用人群:愿意赴港工作的人才
关键指标:所受聘职位通常是有学位的人士担任,要基本符合高才人士过往自身专业和行业相关,所缴纳的税款要达到市场水平(对标3万月薪及以上才会有纳税记录)),申请人要有合理的在港时间(如果工作需要安排到海外或内地工作,可以做相关解释)
②在港开办公司续签
适用人群:愿意去香港创业的企业家、创业者
关键指标:在香港的公司/店铺所经营业务是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如有营业额、投资额、在本地开设的雇员职位数目、公司办公地址,所经营业务要给香港带来经济效益,如如所缴纳的税款,确保并非空壳公司,亏存未必不能续签,更看重公司是否能可持续运营。申请人没有明确留港时间要求,合理即可。
③以非雇佣合约形式在港工作
适用人群:以佣金为主要收入的保险经纪人、自由职业者、顾问等
关键指标:香港入境处会考察申请人过去已达到的收入和将来预计的收入水平情况,是不是符合高才人士的常规收入((建议对标3万月薪及以上)),是不是有稳定发放薪水,以及工作有没有进行缴税,还有有没有合理的留港时间。
④跨境企业内部调职在港工作续签
适用人群:高收入且在港缴税的跨境企业高管/专家
关键指标:申请人有没有年薪达到120万港币以上,工作内容有没有跟香港有关联,续签前一年税务年度的在港薪俸税纳税记录等。
高才通案例分析及续签画像
了解了高才续签要求后,我们来结合续签成功案例看看高才通续签获批1年、2年、3年和顶尖人才公式。
案例一:高才续签0.5年
续签背景:P先生在2023年3月份获批了香港高才通B类,并于次月激活了香港身份,2025年3月份首次签证期限到期前递交申请了续签,最终在递交后21天内收到结果,港府仅批准了0.5年续期。
续签0.5年原因:经过分析,P先生在获批高才后并不急于准备续签和赴港事项,在2年期间去香港时间并不多,并未在香港购房/租房居住,只是每个月不定期会去香港一趟,而且等到临近续签前半年才着手注册香港公司,公司注册后并未进行运营,没有派薪/缴纳强积金记录,本人在香港也无稳定收入,最终入境处只是给其短暂批了半年时间。
一年或以下续签特征:短期 “蜻蜓点水”
①高才续签少于1年画像:在港逗留少(半年去1次)+工作(创业无运营/晚受雇)+无住址
②高才续签1年画像:在港逗留少(半年去1次)+有工作(创业有运营或者有受雇)+无住址
若申请者仅获得 1 年续签,大概率在以下几方面存在问题。
首先,在港逗留时间过短是一个关键因素。香港入境处极为重视申请者与香港的实际联系紧密程度,若只是偶尔来港 “打卡”,很难让入境处认可你在香港长期发展的决心。
其次,工作情况不理想也不容忽视。对于受雇人士,所在公司的资质、自身在公司的职位稳定性等都会被纳入考察范围。
而在港创业自雇人士,港府会重点审查公司的真实性,包括公司是否有实际业务开展、是否有员工、是否有真实办公场地等。
若公司注册时间不长,尚未开展实质性业务,缺乏活力,很容易被认定为续签风险较高,从而只给予 1 年续签,甚至0.5年!
此外,缺乏稳定的住址也可能导致获批 1 年续签,没有在香港稳定居住的迹象,会让入境处觉得你在香港的生活根基不稳固。
案例二:高才续签2年
续签背景:F先生是一名创业者,从事物流运输行业-供应链相关行业,2023年初获批高才通计划,2025年1月份首次签证期限到期前递交申请了续签,最终在递交后获批2年续签。
获批2年关键:经过分析,F先生在香港有租房,但是居住时间较短,虽然获批不久就开始注册香港公司,但是雇员只有自己和其配偶,临近续签递交前3个月才开始缴纳薪俸税和强积金,后协助其租赁办公室和注资公司,提交大量创业材料,最终争取到了2年续签。
2年续签特征:纠结的 “中场休息”
①在港逗留一般+有工作(公司资质较好)+无住址;
②在港逗留少+有工作(公司资质较好)+有住址;
高才续签 2 年,意味着申请者的公司资质尚可,但在港时间未达到港府期望的理想状态。这类申请者通常在内地还有诸多牵挂,比如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有着深厚的事业根基或家庭羁绊,导致他们频繁往返于内地与香港之间,难以全身心投入香港的生活与工作。
从工作角度看,公司虽有一定运营基础,但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业务规模等方面可能还有提升空间。在住址方面,要么没有在香港购置房产或租房建立长期居住地址,要么即便有住址,但在港居住时间太少,未能充分体现与香港的紧密生活联系。
案例三:高才续签3年
续签背景:D女士在2023年2月份获批高才C类,并于当月激活了香港身份,2025年2月份首次签证期限到期前递交申请了续签,最终在递交后14天内获批延长逗留期限3年。
获批3年关键:经过分析,D女士 获批高才后不久就赴港生活,在2023年6月份赴港创办了公司开展业务,并于香港购房,由于香港公司是真实运营且合法合规缴纳强积金和缴税,续签的时候能够提供比较完整的在香港经常逗留材料、公司真实经营材料,递交后很快就获批了3年续签。
3 年续签特征:稳扎稳打的 “长跑选手”
①长期在港+有工作(公司资质较好)+无住址;
②长期在港+有工作(公司一般)+有住址;
③在港逗留一般+有工作(上市公司)+无住址。
能获得 3 年续签的申请者,通常在港时间较长,且工作稳定。对于受雇于上市公司的申请者,公司的雄厚实力为其续签加分不少,即便在港住址不固定,也能凭借稳定的工作以及公司在港的影响力获得 3 年续签。
若申请者就职于一般公司,但长期在港居住,有稳定的住址,同样能向入境处证明自己在香港扎根发展的决心与实际行动,从而顺利获批 3 年续签。
另外,对于那些长期在港,即便所在公司资质一般,但通过自身努力在香港建立了稳定生活圈,有稳定住址的创业自雇人士,也有很大机会获得 3 年续签。
这充分表明,在高才续签审批中,工作与生活在港的平衡至关重要!
高才续签6年(顶尖人才)
续签背景:X先生持高才B签证,2025年临近首次续签前因发现挑战较大,所以找到我们进行递交申请,最终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获批了高才顶尖人才续签6年,直接可以等申请永居。
获批顶尖人才续签关键:X先生获批不久后就受雇于香港企业,且本人薪资也满足薪俸税收入200万港元以上,本人也在香港购房置业,跟香港生活联系较强,能够提供较完整的受雇和生活材料,最终获批顶尖人才续签。
6年续签特征:
薪俸税收入200万港元以上+长期在港+受雇公司资质较好+其他辅助(购房/租房/创业等)
应对不同续签情况的策略
针对 1 年续签风险人群
创业自雇人士应尽快完善公司运营,积极拓展业务,招聘员工,租赁正规办公场地,打造真实且富有活力的公司形象。
同时,合理规划在港逗留时间,增加在港居住天数,建立稳定住址,比如租房并办理水电煤等生活费用缴纳记录,以此证明在港生活的真实性。
受雇人士若所在公司资质不佳,可考虑跳槽到更具实力、在行业内口碑良好的公司,提升自身工作稳定性与公司背书。
针对 2 年续签人群
一方面,加强与香港的业务联系,若在内地有业务,可尝试将部分核心业务拓展至香港,增加在港工作时间与业务贡献。
另一方面,尽快在香港建立稳定住址,将家庭生活逐步向香港倾斜,比如让孩子在香港就读学校,参与香港本地的社交活动等,加深与香港的生活关联。
针对追求 3 年及以上续签人群
无论是受雇还是自雇,都要持续提升自身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专业能力。受雇人士可争取在公司内承担更重要的项目,提升职位与薪资水平。
在港创业自雇人士则要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增加营业额与纳税额,为香港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保持长期稳定的在港居住与生活状态,定期参与香港本地的行业研讨会、社交聚会等活动,全方位融入香港社会。